海洋中的各种气象分析

野钓者 野钓者
944
2022-05-08
海洋中的各种气象分析一、黑潮洋流在海洋环境中垂钓,自然必须考虑洋流的变化,而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洋流,就是黑潮。洋流是海水流动的一种形态,其范围广大、性质稳定,会对行经的区域之环境、气候、生态甚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为什么海水会产生流动?原因有若干种:(1)风吹影响。地球表面有大致上固定的行星风系(以全球为影响范围的地表风系)及比较不固定的、局部的打气扰动(如台风)。当一定方向和强度的风在海面吹过一段时间之后, 因为摩擦力的作用,会使海水表面产生顺着风吹方向流动,而这表面水分子的流动,有会带动下层水分子跟着运动(但速度会渐减),因而产生水流。这叫做“吹送流”。

海洋中的各种气象分析

一、黑潮洋流

在海洋环境中垂钓,自然必须考虑洋流的变化,而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洋流,就是黑潮。

洋流是海水流动的一种形态,其范围广大、性质稳定,会对行经的区域之环境、气候、生态甚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为什么海水会产生流动?原因有若干种:

(1)风吹影响。地球表面有大致上固定的行星风系(以全球为影响范围的地表风系)及比较不固定的、局部的打气扰动(如台风)。当一定方向和强度的风在海面吹过一段时间之后, 因为摩擦力的作用,会使海水表面产生顺着风吹方向流动,而这表面水分子的流动,有会带动下层水分子跟着运动(但速度会渐减),因而产生水流。这叫做“吹送流”。

(2)海水密度差异。海洋各部的盐度和温度并非相等、恒定的,这些差异会造成水团的密度不同,而密度高的海水较重、密度低的海水较轻,所以会使海水产生流动。此种现象特成为“密度潮”。

(3)潮汐升降。受太阳和月球引力的影响,海水会出现周期性上升与下降的现象,这种水位升降引起的水流,称为潮流。

(4)补偿作用。海水是一种流体,而流体有连续性,因此当某处的海水流向他处时,周围的海水就要流过来弥补其缺,这就造成了补偿流。

那么黑潮洋流又是怎么回事呢?

黑 潮是一股势力庞大的水流,它是北太平洋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成因为赤道附近表面海水受东北信风(行星风系的一员)常年吹拂,同时加上地球自转的离心力(科氏 力)影响,在赤道北侧形成由东往西流动的“北赤道洋流”。此洋流来到亚洲大陆东岸时受到阻挡,一部分回转形成赤道逆流,一部分转向北方沿着台湾岛、日本岛 群运动,这部分就是大家熟知的黑潮。

黑潮到达日本北方后,受西风(也是行星风系的一员)吹拂而折向东,此时被称为北太平洋洋流。北太平洋洋流来到北美大陆西岸时,一股转向北方,成为阿拉斯加暖流,另一股眼美国西岸流向南方,成为加利福尼亚凉流,这股水流最后会回归到北赤道洋流中。

黑 潮来自赤道,相对来说它的温度相当高(夏季表层水温可达30℃,冬季也不低于20℃。)因此被称为“暖流”。它能为流经的地区带来温暖、潮湿的气候,同时 也携带着大量洄游性鱼类(例如每年春夏之间出现于台湾东侧海域的黑鲔鱼)。在流动过程中,受地形影响或因补偿作用而产生的“涌升流”,还会将海底的营养盐 带到上层水域,吸引各类生物大量聚集,因此可使鱼获丰富。

二、潮汐的成因与影响

老经验钓者常说出门下竿要看“流水”,这个流水,指的就是潮汐。

大家都知道,潮汐现象是月亮与太阳的引力造成的,但为什么会有大潮、小潮之分?为什么每天会有两次涨退?涨潮又是什么?

(1)所谓“潮汐”。古人把发生在白天的海水涨落现象称为“潮”,发生在晚上的称为给“汐”,两者合称潮汐。

(2)潮汐的涨退。海水从较低的水位开始上升到较高的水位,这段过程叫涨潮,从较高水位开始下降之低的水位,这段过程则是退潮。当水位上涨到最高点时,称为满炒或高潮,当下降到最低点时,称为干潮或低潮。另外在水位到达满朝或干潮点时,通常会有一段时间海面无升降现象,这叫做停潮或平潮。

(3)潮位的高低。不同地方在同一潮水中,水位的高低并不全一样,而同一地方在不同日子里面,潮水的高低也会变动。

不 同日子的水位差异,主要是由月球、太阳及地球的相对位置不同造成。在农历朔日或望日(新月或满月),月球、太阳、地球三者约略排成一直线,此时月球和太阳 同在地球一侧或相对的两侧,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发生满朝与干潮水温差距最大的现象,此时称为“大潮”。(但实际上会延后两三天)。到看上弦月或下弦月 (农历初七、八、以及廿二、廿三日)时,月球、太阳、地球三者约略排成直角三角形,此时满朝与干潮水位差距则最小,即是“小潮”。

至于满朝与干潮水位的差距叫做潮差,同一地点的满差也有周期性变化,会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这最高潮位与最低潮位之间的距离,叫做潮间带。

(4)潮汐的周期。潮汐每天干满的时间都不一样;同一地前后两次满朝或两次干潮之间的间隔,约为12时25分,换句话说,潮水从干潮开始上涨到满朝,约需6小时多(反之亦然),而前后两天潮水的事假,则会延迟约50分钟,这叫做潮迟率。

(5)潮汐的形态。每天有两次满朝、两次干潮者,称为半日潮;每天仅有一次高潮一次低潮的,称为全日潮。如果一个地区的实际潮汐现象并不单纯为半日潮或全日潮的,就叫做混合潮。

在全日潮现象较明显的时候,一天之中从满朝到干潮或从干潮到满朝的时间将比6小时要长得多,此即俗称的“长潮”。

(6)那么潮汐现象对钓鱼活动有何影响呢?

① 潮汐涨退虽是海面的垂直升降,但在地形、海风、地球自转、重力作用等因素相互影响下,却会造成海水的水平移动,换言之就是造成了海流,而海流是食物搬运的 重要途径,当停潮阶段水下流时,食物就不会被运送到各地。鱼类长期生活于海洋中,早习惯根据水流来调整作息,所以它们在这段时间往往会自动停止进食。

②当潮汐转换时,海流方向往往也跟着改变,这意味着食物被运输的去处也变了,所以鱼群当然会跟着移动。

③矶钓场所海底地形变化极大,既然海流方向已改,标点自是完全不同,因此钓者如果对潮水没有充分的认知与掌握,成绩必然不会理想。

三、近岸水流

除了黑潮洋流及潮汐现象外,近岸水域的海水流动状态也对钓鱼有重大意义。

流动的海水与陆域环境及海底接触后,会发生许多对钓鱼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些变化以钓鱼圈习惯的称呼来说可有以下几种名称:

(1)本流。所谓“本流”,并不是某种性质流水的特定称呼,而是相对来说在一个区域内比较强大的、速度快的、最主要的一股水流。通常那种方向固定(意指在涨潮阶段或退潮过程中方向固定,但潮水转换后方向即可能改变。)且流速明显高于周边其他水流的,就会被称为本流。

在这种流水中,浮标钓者比较难维持固定位置或钓棚深度,有些水势特别湍急的水域,即使用恐龙蛋或高载重的长标也一样会被迅速带走,钓友常称这类流况为“流沟”。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钓场都有本流存在,有些地方海水的动态比较缓慢或紊乱,钓友就不会把其中一股水流界定为本流。

(2)支流。这 “支流”二字也不是专有名词,而是相对于本流而言比较小区域的、流速慢的、方向较多变化的水流。此类水流有沿着海岸推送的,也有冲向海岸或往外流出的,支 流不一定都是本流的分支,它的形成还受风力、波浪、潮汐现象等因素的影响,且会因海岸地形、海底状态的影响而改变它的方向、速度、规模。

(3)回流带。运 动中的水流如果碰到地形改变(例如内湾、凸岬),或海域深度出现变化(如有暗礁或深沟),都容易在这个水域内形成一个翻涌打转的水团,这就是“回流带”。 回流带的规模会随水流而变,水流越急,回流带范围就越广、形态越明显,水流越缓,则回流带有可能微弱到看不出来。回流带特容易让海中漂行的食物留下来打 转。

(4)反拨潮。一道道涌向岸际的波浪,带着大股大股的海水打上礁石,然后再翻身灌回大海,这些水必 须有个路径流出去,沿此路径流出去的海水就叫做“反拨潮”。其方向均为从岸边往外海流出,能够将岸上的有机物冲刷入海并带出去,故具有吸引沿岸鱼只的强大 魅力。寻找反拨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注意观察破浪造成的白泡沫,假如白泡沫会形成一条持续往外拖出相当距离的白泡沫,那就是了!

(5)潮目。所谓“潮目”,就是方向或流速不同的两股(或两股以上)流水相互交错、撞击、摩擦,因而造成一个表面比较平整无波、看似甚少流动、杂物容易停滞的水区。这种水区就如同海洋中的十字路口,是鱼群和食物交会、聚集之处,所以常为下竿的标点。

1、地形

沿岸海域的地形变化会对钓鱼活动构成影响的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海岸线的曲直凹凸,另一个就是水域深度的变化。

(1)海岸线。单 调平直的海岸线,常按时水下环境缺少变化(沙滩就是典型的例子),同时这类水区水流方向多半平行于海岸,流速稳定,没有食物在此聚集打转,因此鱼群也不会 集中在这里。而曲折凹凸明显的环境,因为水流、波浪等的变化十分丰富,很容易形成回流带、反拨潮、潮目等吸引鱼群的条件,故垂钓丰收的可能性显然比单调平 直处高。

(2)深度变化。海域深度不仅关系到鱼类对水压的适应能力,同时对海水的温度、水色、盐度、透明度以及水流方向、速度等等也都有明显影响,所以也会影响鱼类的栖息与活动方式。

举 例来说,表面平整、缺乏凹凸起伏的岩石层、不论其坡度是平缓或是陡峭,甚至如断层那样处置向水下延伸,这样的地形永昌都不容易吸引鱼类驻留。但这平坦底域 若出现凹陷、谷沟或隆起,那么凹沟之中和隆起部位的基部,就会成为底层活动鱼类喜欢栖息的场所,而隆起的地形又容易造成海流涌升,使深处的食物被带到浅出 来,所以其上方也常成为表层活动鱼类聚集的场所。

2、底质

对垂钓来说,海洋底质与生活其中鱼类的关系,有两大方面是由重要意义的,那就是栖息方式和生殖行为。

(1)栖息方式。有 些鱼类终其一生不会跟海底发生接触,因为他们的食物也是在海洋的上层活动,这些鱼类通常被称为外洋或表层洄游性鱼。但矶钓的目标物多半不属于这些鱼群,而 是接近海底或甚至直接生活在海底的种类。这些鱼种有的干脆趴在海底,如鲆鲽类(比目鱼)、魟鳐类(魔鬼鱼);有的则喜欢躲在缝隙中,如石斑、海鳗等;有的 习惯白天四处乱闯,晚上就找个洞穴睡觉,如鹦哥鱼类就多半属于这种。但更多的鱼种是以这类充满变化的底质环境作为栖息基地,安全时跑出来享用附近丰盛的食 物,遇到危险就迅速进入屏障躲避。

不过上述鱼类中,每一种鱼对环境(底质)的选择还是会有差异,例如黑鲷喜欢生活在礁沙混合地带、嘉魶偏好石砾地形,黑毛则倾向聚集在纯粹岩礁的区域。

(2)生殖行为。大多数鱼类是卵生的,但也有胎生或介于卵生与胎生之间的卵胎生者。不论他们是哪一种生殖方式,选择一个适合繁殖的环境,广义来说需要考虑交配前的营养补给、卵或仔鱼生长所需环境,繁殖后亲鱼的体力恢复等项。

鱼 类的卵有漂浮性、沉降性和黏着性等区别。漂浮性卵需要适当的水流来带引鱼卵,漂到合适幼鱼成长金、进食之处。沉降性卵需要海底有足够的小间隙(如砾石地 形)让他们落脚,且落脚必须安定稳固又有通畅的水流,否则卵粒会被冲走或腐败,黏着性卵则更需要安东稳固且水流顺畅的环境,同时还必须有足够的隐蔽性,不 然鱼卵很快就会被其他鱼吃光!

至于交配前后的进补,不用说是跟食物丰歉直接相关的,而矶钓目标鱼种的食物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附着于底质上的,如藻类、甲壳类、贝类等等,所以底质的影响非常重大。

关于风的尝试

东 亚—太平洋地区是天气多变的区域,以台湾附近来看,每年大致会呈以下的周期性变化:约三月之后,太阳直射位置从赤道往北延伸,促使北方大陆上的西伯利亚冷 高压强度减弱,太平洋高压则日渐发达,因此东北季风实力日渐消退,西南风开始取代之;五六月间,海洋与大陆气团相互推挤,在台湾附近形成滞留锋,造成所谓 的梅雨季;七八月间太平洋高压的实力达到顶峰,台湾地区以西南及偏南风为主,但此期间海洋上容易因大量水汽蒸发而出现热带性低气压,当这低气压强度到达一 定程度时,就形成了台风,所以在七、八、九、十月之后,太阳直射位置往南移动,跨越赤道进入南半球,使得太平洋高压逐渐减弱东退,北方大陆冷高压重新取得 优势,导致东北季风开始南下,并于十二月至翌年二月间主宰此地区的天气。

有上述规律可知,影响东亚—太平洋地区的风或天气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东北季风。基本上来自西伯利亚的大陆,低温且干燥,所含水汽及冰晶的形态存在于高空中,但当它东移出海时,却会被加温,且沿路吸收水汽,因而天气会变成阴霾、风大、有小雨,并且在其前缘造成一条风力强劲的冷锋面。

(2)梅雨锋面。由 太平洋暖气团鱼大陆冷气团相互推挤形成的梅雨锋面,由于扰动剧烈且带有大量的水汽,故常引起明显风变及降雨。当太平洋高压势力较强时,滞留锋会被往西北推 移,台湾地区受到海洋性气团笼罩,天气就会比较晴朗炎热。若是大陆冷高压势力交强,则滞留锋会往东南移动,台湾地区天气就变得阴雨不断。

(3)台风。台风的危害不用多说了,但它有三种经常被忽视的副作用不得不提,那就是西南气流、长浪和暴潮。

西南气流跟西南季风不同,季风是指较长时间、较大范围持续吹拂的风,气流则是端在且变化大的气候现象。台风经过台湾地区吼吼,因其逆时针转动的特性,会引入旺盛的西南气流,而这来自南海的气流带有大量水汽,因此常造成严重灾害。

长浪是一种波长非常常的浪,常由台风的强大风力以及低压所引起,可传播到相当遥远之处,且去推进速度比台风本身移动的速度快很多,因此对钓客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

暴潮为台风引起的另一个大麻烦,其成因跟前段所言类似,由于台风中心气压甚低,海水会被吸起使海面升高,再加上强劲风势吹挂,海水因堆积作用更加高涨,此时若再逢涨潮,就会对沿海地区造成海水倒灌的灾害。

(4)西南季风。在 亚洲大陆东岸、太平洋西侧水域,夏季若无台风或热带性低气压时,通常呈现晴朗炎热、西南风微弱的天气。这种季风的影响乍看不是很明显,但因为太阳持续对地 表加入又缺乏风来调节,地表附近产生旺盛的上升气流,往往很快就发展成一个高大数千甚至上万米、顶部呈砧状的巨大云柱,此种内部饱含大量水汽的积雨云,在 高空被冷却后,会形成急速且雨量大的雷雨,而且这种降雨因为带着冷空气向下冲,故能引起强烈的风变,形成到达八九级以上的阵风。

关于浪的常识

海浪是海水受外力作用后形成的震荡现象。其最明显、最普遍的成因就是风。但还有很多种外力也会引起海浪,例如地壳变动、海底火山爆发、潮汐等。

波浪虽然会由发生的地点向外扩散,但水分子并没有随着波的传递而移走,它们只在原处作上下运动。波浪的另一个特别现象是其影响的深度大约相当于它的波长的一半,亦即如果某处发生了波峰与波峰间距离为10米的海浪,那么在水深超过5米的深处,就感觉不到它的动态了。

以 上时波浪一般性质的简略描述,钓友还记得前节提到的“长浪”吧?所谓长浪,是一种来自远方海域、已经脱离其发源地(例如有远处台风所引起)的海浪。这种浪 的波长非常长,形态看起来圆滑和缓、浪头不高,因此人们常忽略它的危险性或不容易察觉其到来,但它所蕴含的能量极为可观,在行进途中衰减得不多,所以能够 影响到很远的地方。

当这种长浪推进到陆地附近时,因为海域深度变浅,波浪中蕴蓄的动能就开始转变为势能,使波长缩短、波幅加大,也就是说海 水出现“向上堆叠”的现象;水深变得越浅,堆叠高度就越高,同时又因为海底摩擦的迟滞,使深处的波传递速度慢于表面,于是浪形也变得前倾,终至浪峰无法再 维持稳定状态而崩溃,大量海水猛然砸上岸壁。

这现象如果发生在陡峭、急深的岩石海岸或防波堤前端,由于深度是在短距离内迅速变浅,波峰眨眼间就有可能叠高到超过人们立足点的程度,海浪夹着大量尚未释放的动能与势能,一股脑装上走避不及的钓客,于是钓客落海事件就发生了!

风速与浪高对应关系表

在深度变化缓和的沙堆地带一般的长浪影响多不会很严重,但若来袭的浪是有强烈海底地震所引发,那么它就有可能造成如2004年12月26日南亚大海啸般的伤害。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俄罗斯与乌克兰深秋钓鲤鱼用饵料还是玉米?

俄罗斯与乌克兰深秋钓鲤鱼用饵料还是玉米?

野钓者 野钓者
215
1970-01-01
[db:摘要]...
关于用水怪钓鲢鳙用什么饵

关于用水怪钓鲢鳙用什么饵

野钓者 野钓者
220
1970-01-01
[db:摘要]...

野钓者 野钓者
209
1970-01-01
...

野钓者 野钓者
376
1970-01-01
...

野钓者 野钓者
367
1970-01-01
...

野钓者 野钓者
345
1970-01-01
...
评论 SAY SOMETHING
年度爆文
4
丸九饵料全攻略?(丸九饵料使用心得)
荒食、无双、三色鲤、鲤鱼旗被称为丸九鲤鱼饵的四大金刚。无双:鱼粉多一些,小鲤鱼偏多的时候可作为主料使用,一斤半以内的鲤鱼。闹小鱼的时候少加点。荒食:具有特殊气味和水下剥落状态的鲤鱼饵料。进入中国市场不少于20年,享有盛名!经常钓放的黑坑可以多加,除了这种特殊鱼情配饵的话,不建议过多,最多占整体饵料的30%三色鲤:在水下颗粒剥落状态有特殊诱鱼效果,尤其是喂的饲料比较素的池子,一般密度不怎么大的池子、冬季也可用。鲤鱼旗:钓大个头为主的鲤鱼时候可以作为主料。配合其他窝料也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海藻一公斤:引鱼较强的一种钓饵,藻腥,细颗粒,雾化极强。配合荒食,对草鱼也有一定效果!配方送上:黑坑鲤鱼:无双30%+荒食30%+鲤鱼旗20%+老鬼速攻或丸九尺上20%,天热适当减少无双的量,鱼猾口差适当增加尺上的量。1份荒食+1份三色鲤+1份水泡开,千万不要用手打,让这2种饵料的颗粒状膨胀就好。上饵时直接用手捏到钩上,散落状的膨胀颗粒对鱼的吸引特别大,尤其是对放养的鲤鱼有奇效。1份荒食+1份无双+1份颗粒粉+两份水,开成干散饵。如果钓一会有口不中鱼了,再加一份水。颗粒40%+荒20%+无双10%+三色鲤10%+鲤鱼旗15%+少许雪花粉或者无味的状态粉开饵时把荒跟三色单独拿出来加一把红糖加开水冲开,小药不加。鲤鱼喜欢红糖跟荒食的混合味道,加小药就破坏味道了,开始干散饵,有鱼分出一块加水和软!原糖颗粒60%+30%(无双、荒食、鲤鱼旗、三色鲤 )+10%左右状态粉。控制好饵水比例,生口鱼抽干散饵,老猾鱼软粘或者麻团钓。(原标题:丸九饵料全攻略?)...
9
千里香对鲤鱼有效果吗?(千里香小药鲤鱼喜欢吗)
有效果,伏天野钓鲤鱼加天元千里香比较好。千里香这个饵料添加剂功能比较强大,一般鱼塘老板都不让用了,但是野钓可以用,伏天用千里香正适合,钓鲤鱼也正对路,如果资源够用,一定能收获满满,但是千里香这种添加剂不能用量太大,否则对资源的副作用太大。鲫鱼套餐,超级万能,第五元素,巨无霸(粗末),巨能,天源黄鲫,天源红鲫,红魔1#,2#,鲢鳙(浮钓)鲢鳙(底钓) 。谢谢!不一定用那个,下面这些你参考下配方一 主料:蚕蛹,玉米面,白糖,麸皮 将蚕蛹晒干磨成粉,用量三勺,玉米面用量一勺,麸皮用量五勺加入少许白糖,搅匀后用开水烫熟,但用水不可过多,烫熟一半即可;然后加入少量面粉进行粘合,反复揉搓至用手攥成团即可。如果用于手竿垂钓可稍放粘些;但海竿串钩垂钩可稍放软些;但海竿抛投时要做到饵料不散,并在水中浸泡20分钟不落。 配方二(诱饵) 主料:大米,玉米面,菜籽饼 先分别将大米,玉米面,菜籽饼炒香,趁热倒入适量香油拌匀略炒片刻,装瓶后用曲酒浸泡。曲酒度数越高,浸泡时间越长,泡制好后气味越刺鼻越好。 配方三 主料: 麦粒 将小麦粒直接浸泡在水中三至四天即成。 配方四 主料:新鲜嫩玉米棒 先将玉米棒上锅蒸熟,然后剥下玉米粒,放入绞肉机中绞成糊状取出装入盆内,再向盆中加入适量面粉搅拌均匀待其吸水膨化充分后,即可搓揉成团上钩垂钓 . 配方五 主料:玉米面;羊油;先把玉米面上笼蒸熟,然后趁热加入适量炼好的羊油反复搓揉即成。该饵在水中膻味浓,扩散面广,对鲫鱼有特殊的引诱力。 配方六 将碾碎的豆饼粉、菜籽饼粉上锅炒香后,趁热加上啤酒或少许白酒,放到塑料袋内密封发酵待用。然后取过筛后的细豆饼粉、菜籽饼粉加水和湿后,上锅蒸20分钟。蒸熟后的饵料散发出一种好闻的粮食香味。使用时,另加入锦龙鲤鱼饵和少许面粉,揉和均匀后,做饺馅(即钓饵)。 配方七 选料:用玉米粒。选用即将成熟的含浆嫩玉米,黄色马牙粒最佳。 配制饵液:用高度曲酒泡制。(1)在酒中加入适量麝香、蜂蜜。(2)也可用丁香、山萘、阿魏等中草药和蜂蜜。 制作:将嫩玉米放至锅中,加水煮至八分熟,捞出晾干,用锋利的刀片沿玉米粒根部切下,将切下的玉米粒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罐头瓶中,倒入配制好的饵液。注意饵液要将玉米粒浸没。密封,冰箱中保存,三个月以上。用此法制成的香甜钓饵,既保留了玉米原有的清香,又增加了甜味,对鲤、草可说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还有一种快速制饵法,即在曲酒中加入适量的玉米香精、蜂蜜,再将煮好的玉米粒放入。密封,冰箱中保存一星期即可用于垂钓。 配方八 撒窝用饵 准备若干干玉米、豆饼块、酒糟等,我们称之为干料。垂钓诱饵有玉米面、鸡饲料、豆粕儿和白面(粘合剂)等。还有一种添加剂,我们称之为“药引子”的,就是将嫩玉朱磨成玉米浆,放入冰箱冷冻层中备用。 配方九 全荤诱饵。可用鸡、鸭、兔肠或熟羊骨、兔肾、羊油脂等剁成碎丁,再用纱布袋包扎好后投入窝点;也可结上一根渔线在袋口,做成活动窝。此外,也可用上述材料拌合菜籽饼,糠饼等混合使用,效果同样很好。此诱饵对鲫鱼、鲤鱼和凶猛性鱼类的白鱼、鲶鱼效果良好. 配方十 药酒浸碎米诱饵。备料分别为高度曲酒500克,丁香、茴香、山萘各10克,碎大米2000克。 第一步是用曲酒浸泡中药,时间至少要一周以上,一般浸泡时间越长,药酒味越重。 第二步是用药酒浸碎米,再倒入药酒,以刚淹住碎米为准,一般在三天后即可使用了。注意在撒窝时,小水面应用窝桶投放,定点定位,宜少量投喂,适时续窝。大水面应做重窝,可考虑加入饼类物质混合使用,一次做窝,不需补窝(以钓一天为例)。另外,在投饵前还可拌合适量锦龙鱼饵或红糖,其诱鱼效果会更好一些。此诱饵主要以诱聚鲫鱼为主 . 配方十一 饼类诱饵。糠饼,菜籽饼是本地区比较常见的材料,也是广大钓友普遍使用的诱饵。在使用与配制的方法上可谓五花八门,宜与鱼骨粉、虾粉、蜜糖或锦龙鱼饵等腥、香物质做添和剂混合使用。垂钓时,用垂钓水域之水,拌湿,捏成团即可投放,效果良好。此诱饵对鲫、鳊有特效,鲤鱼次之。 配方十二(钓鲫荤素饵) 素饵 炒香蚕豆粉,黄豆粉,豆饼,菜籽饼,花生,芝麻粉,大米粉,玉米粉,米饭,馒头屑,面饼屑。 荤饵 蚯蚓,猎血,昆虫,小虾,蛆,红虫等。 一、鲫鱼饵 豆粉倒入事先准备的饵盒中,用池塘的水拌和成团。成团后适当稀一点,钓鲫鱼效果好。同时,也可用胡豆粉添加适当的面粉和玉米粉拌和成团钓鲫鱼。 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胡豆粉要新鲜,一次用不完下次不能用;二是在哪个池塘钓鱼就必须用哪个池塘的水拌和。 用蚯蚓拌和鱼饵钓鲫鱼。 使用方法:钓鱼者都知道蚯蚓是钓鲫鱼的万能饵,但在钓鱼过程中,有时就不那么灵。因此,我摸索出了用蚯蚓拌和鱼饵的一条经验。在钓鱼前准备好的蚯蚓,每次取出3-5条,把每条切断成两节,再用一个浅底平坦的饵盒装上,用从渔具商店购买的如“东峻鲫饵”、“老鬼鲫饵...
10
麝香香精如何制饵?(麝香香精如何制作麝香酒)
答:麝香香精开饵钓鱼需要加100克左右加入香精2一3滴即可,不要加的过多。首先准备鸡血三倍,三只大虾剥皮,鸡肝切碎放入。将这些全倒入搅拌机中,进行打碎。接着,将准备好的液体倒入米饭里,并用手充分拌匀。在米饭里倒入适量曲酒和蜂蜜,并加入一些麝香小药。蜂蜜和曲酒可以提高诱鱼力,增强饵料的味道。当然,如果手不能完全混合均匀或者把米饭弄碎,可以将液体混合好的米饭再倒入搅拌机里,打成泥状,最后再用膨胀剂进行收水。这样一款鸡血制作的血饵饵料就好了,当然鸡血也可以用鸭血代替,夏季钓鲫鱼的饵料有:麝香型钓野生大鲫鱼饵料配方:麝香大鲫30%+疯钓鲫1#60%+麝香红鲫10%。轻口大鲫鱼饵料配方:疯浓腥50%+竞技疯钓鲫香型20%+疯红虫鲫30%。养殖型鲫鱼饵料配方:疯钓鲫1#50%+一本轻鲫20%+疯红虫鲫30%。1、麝香型钓野生大鲫鱼饵料配方:麝香大鲫30%+疯钓鲫1#60%+麝香红鲫10%,这款商品饵料配方相对比较广谱,在春季垂钓自然水域的效果较好,建议再添加一些钓鲫鱼使用的红色麝香米增加饵料的留鱼效果。2、应对轻口大鲫鱼饵料配方:疯浓腥50%+竞技疯钓鲫香型20%+疯红虫鲫30%,这款商品饵料配方诱食性很强,也是一款浓腥型饵料,主要针对春季北方水温低大鲫鱼不爱开口的情况时使用,针对性较强。(原标题:麝香香精如何制饵?)...